中國柔性面板產能有望在2020年后趕超韓國
目前全面屏技術之爭已逐漸到達瓶頸,柔性面板可能將成為手機市場下一個風口,。
2月初,,三星推出了Galaxy Fold,這是一款可折疊屏幕手機,,此前華為推出了Mate X,,這是業(yè)界翹首以待的5G可折疊屏幕手機。
折疊屏手機的核心技術難點集中在OLED面板上,。華為與三星的競爭,,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韓電子產業(yè)上游供應鏈的較量。
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,,制造商們將可折疊手機視為刺激更多需求的潛在設計形式,。Trendforce的WitsView認為,在過去兩年中,折疊手機仍應處于了解市場反應和調整產品設計的階段,。據估計,,折疊手機在2019年只占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0.1%。在折疊手機普及率在2021年突破1%并在2022年加速至3.4%之前,,將需要更多的面板供應商加入,,面板成本將顯著提高。
根據Ovrio的預測,,2019年,,OLED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將達到4.5億臺,比去年同期增長37%,。其中,,柔性OLED約2億個。以三星和華為為首的手機制造商將消耗大約110萬個可折疊OLED,。
從面板供應方面,,WITSVIEW指出,目前很少有制造商能夠穩(wěn)定地供應折疊面板,。此前,,OLED面板生產能力主要由三星和LG壟斷,國內企業(yè)不可避免地“陷入困境”,,不得不直面韓國,。然而,近年來,,北京東方,、天馬、惠光等國內廠商也開始努力,。國內柔性OLED面板也已成功進入國內多家手機供應鏈,,實現了大規(guī)模生產。
從手機制造商的角度來看,,三星依靠自己的面板資源,,無需擔心供應短缺。華為依賴于中國的面板工廠,,但其規(guī)模仍可能受到技術和產量的限制,。其他手機品牌由于缺乏穩(wěn)定的面板供應而受到限制,這可能成為早期發(fā)展折疊式手機的主要瓶頸,。
WITSVIEW觀察到,,對于中國的面板工廠來說,柔性AMOLED面板仍處于起步階段,,實質性供應能力有限,。目前,韓國的產能約占世界總產能的27%,韓國制造商在短期內具有*優(yōu)勢,。但在未來兩三年內,,中國新的柔性AMOLED面板生產能力將投入使用。2020年后,,中國靈活的AMOLED生產能力將逐步趕上韓國面板,。